主页!中华会娱乐挂机!主页何朝富:就北京市场而言,1990至1992年是橱柜发展的初期,人们对整体厨房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楚,1992至1999年整体厨房的概念开始渐入人心,2000至2003年是整体厨房蓬勃发展的三年,势头比较强劲,2004年开始平稳发展。就外地市场普遍而言,2004年以前还是整体厨房概念的普及阶段,橱柜行业开始渐入佳境,2004年是发展迅猛的一年,就像北京2000至2003年。
杨少扬:从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在厨房能源的利用上经历了由用煤到用气、用电的改变,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厨房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我国的厨房建设在经历了生存型、小康型的发展阶段之后进入了舒适型的发展阶段,厨房设备由简单的搭建进入到橱柜单元的专业化制作阶段。这种改变催生了中国橱柜行业的兴起及发展。中国橱柜业走过的道路跟中国家具业走过的路有相似之处,都是由简单的家庭小作坊制作逐渐地向工业化生产发展,只不过由于橱柜的特殊性,这个行业的发展相对家具业来说,显得缓慢而艰难。如果说中国的家具业、家电业已逐渐步入成熟期的话,中国的橱柜业则刚进入成长期。
方成明:橱柜的兴起与90年代房地产热有很大关系,1991年,中国深圳成立了第一家橱柜生产厂家,当时需求量少。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房地产市场的升温,中国橱柜行业在这十几年的时间内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国内橱柜行业区域性特征明显,格局还比较混乱。未来中国橱柜市场将以100%的速度递增,可谓前景光明。
潘孝贞:当前国内大部分橱柜企业规模不大,技术、设备不到位,仅有部分厂家规模较大,但与国外的成熟企业相比,尚有一定的距离。目前国内橱柜企业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福建、广东四大区域,这几大区域在设计、服务、管理等
方面引领着国内橱柜行业的发展。但每个地区又有各自的区域品牌,形成各自占地为营、诸侯争霸的局面。
杨少扬:人们都说,橱柜属于新崛起的朝阳产业。这是因为,目前城市居民家庭整体厨房拥有率只有1.2%,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家庭橱柜拥有率达到了1.5%,而中西部地区仅有0.8%左右,整体厨房在2001年全年销售31.1万套,而在2002年上升到45.6万套,预计未来三年整体橱柜产品的潜在市场将会达到260万套,若按每套平均3万元计,则有780亿元的市场空间。正因为有如此广阔的市场前景,一时间,有好多大牌的家电企业都纷纷投资进入橱柜业,此外,更有不计其数的“前店后厂”的“杂牌军”瓜分着整个市场。目前橱柜行业的确可谓品牌林立,无序竞争。橱柜的区域性特征导致企业难以做大、做强,缺乏能够引领整个行业的品牌,也无法形成处于垄断地位的龙头企业。
方成明:目前,我国橱柜企业规模普遍不大,生产厂家主要分布在广州及长三角一带。在市场格局上,全国性品牌与区域性品牌并存,各自为政,共同占有市场。
当前橱柜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对橱柜行业本身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潘孝贞:当前行业内的竞争主要表现在品牌、设计、服务、创新、质量等方面,有序的竞争使行业得以健康成长,得以规模发展。但不可否认行业内也存在着 “价格战”的恶性竞争,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减少了企业应有的合理利润,从而降低了售后服务质量。有些厂家甚至以次充好,偷工减料,最终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何朝富:当前橱柜企业之间的竞争表现在品牌意识、产品、服务、推广理念等方面。随着竞争的加剧,小的厂家因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很可能面临被淘汰出局或者被大企业兼并的局面,而实力雄厚的厂家的规模则逐步扩大,品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品牌效应也越来越明显。
杨少扬:由于橱柜制作本身的科技含量不高,而橱柜的产品研发设计则需相当深厚的“功夫”,所以,目前大多数橱柜企业之间的竞争形式虽然可反映在许多方面,但主要还是表现在价格上。这种典型的中国竞争形式,导致市场上产品从外观到功能普遍相同,导致行业集中度很低,严重阻碍了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企业发展的步伐。
橱柜业的准入门槛不高,但要造出精品,创出品牌,却需要在产品设计、工艺以及销售服务等各个方面具备扎实的基础。如何看待当前橱柜行业的入门规则?它对当前的橱柜市场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潘孝贞:橱柜行业门槛低,使得一些不具备专业知识,缺少生产设备,资金不足的企业和个人纷纷加入这一行业,造成“抢单”、“恶意攻击”、“相互压价”等不良现象,对整个行业的品质、信誉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何朝富:橱柜行业的门槛低,使得该行业整体上龙蛇混杂,存在不少“杂牌军”。但这些撼动不了大品牌的根基。对高端品牌而言,不规范企业影响到的只是低端客户群,其影响力可以说是微乎其微。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相当一部分实力不强的小厂家将会由于资金投入不足、
杨少扬:说目前中国的橱柜企业只有一小半在做橱柜,而更多的是在做工厂型装修公司一点也不过分。橱柜业目前可以说没有什么准入门槛,甚至连一个完整的行业标准都没有,尺寸系列、质量标准,各搞各的,有的甚至没有什么标准,客户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这种状况严重地误导了消费者,很多消费者误认为橱柜公司是一个廉价的定做公司。这种状况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方成明:由于当前准入门槛不高,使得几乎谁都可以进入这个圈子。而这个圈子内不乏急功近利者,他们的不规范操作会导致市场的混乱与消费者的损失。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价格战”,廉价劣质材料的采用;二是不规范的服务和极差的产品交付能力。
目前,与进口品牌相比,中国本土品牌在生产设备、工艺、材料、设计、劳动力成本、销售周期等方面优劣何在?
潘孝贞:与“洋品牌”相比,相当部分的国产品牌存在设备、工艺、设计方面的不足,但在劳力成本及供货周期上占有一定优势。为弥补不足之处,本土品牌应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材料;积极与国外同行进行沟通、交流。同时,作为行业人士,我非常希望国内的材料配套产业能够与橱柜产业同步并肩发展。
何朝富:对于国内大品牌来说,国外一些二三流品牌根本构不成威胁。比如像科宝博洛尼这样的高端品牌在以上几个方面都不比进口品牌差,且在价格上占有优势,产品性价比高于进口品牌,只是品牌的知名度不一样罢了。
杨少扬:在我国橱柜行业,本土品牌可能更占优势,甚至可以说,“洋”品牌要战胜“土”品牌的路还很漫长。这是因为:第一,橱柜本身并不是高科技产品,目前国内高端橱柜品牌厂家所用的设备、工艺、材料并不比“洋”品牌差很远,所欠缺的只是在产品设计方面,而二者之间的价位差大到足以抵消“洋”品牌在设计上的优越性。第二,跟家电显著不同的是,橱柜是定制产品,还有一整套繁杂的安装及配套过程,在市场占有率不高的情况下,“洋”品牌想缩短供货周期及平抑供货成本根本是不可能的。当然,当国产高端橱柜的价格上升到一个水平时,“洋”品牌可能会选择在国内设厂。与其考虑怎么应对“洋”品牌,不如苦练内功,努力提高研发设计水平,那么,本土品牌走出国门的机率其实更大!
孔飞:在产品的开发设计能力上,我国本土品牌普遍有待于提高,但中国橱柜生产厂家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国内企业的人工成本大大低于国外企业。比如,德国橱柜生产企业的人工成本比中国企业高好几倍,尽管他们通过采用机械化生产来降低成本,但这仍然无法同中国企业相比。一样的配置,外国品牌橱柜会比中国品牌橱柜贵一两倍。在服务方面,国内品牌在不断增加服务的含量,从测量、设计、安装、售后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懈努力。与进口品牌相比较而言,本土品牌橱柜的交货期短,维修及时,服务更周到。因此,可以肯定地说,中国本土品牌橱柜的性价比显然要高于进口品牌橱柜。
某些发达国家的厨房设备已经形成高度的系列化、标准化,具有成套性、通用性和互换性。在我国,厨房家具、厨房电器及建筑领域之间仍然缺乏完善的配套规范,特别是在一些细节问题方面,如厨房的净空尺寸,管线的布置形式和接口位置等,厂家的工业化产品在安装中常常不能适应现场的各种情况,需要进行临时修改,这种状况无疑不利于厂家的规模化生产。如何看待橱柜的个性化与规模化、标准化的矛盾?
潘孝贞:首先,国内的建筑环境标准有待于完善,事实上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建设部住宅研究所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已在着手这方面的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橱柜与建筑环境将形成一套完善的配套规范。其次,消费者对产品本身的个性化需求与生产标准化容易产生冲突,这就需要取得双方之间柔性与刚性的结合点。
杨少扬:什么叫“整体厨房”?整体厨房就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将厨房家具与厨房电器融为一体并与家庭装修风格配套的厨房。在国外,橱柜公司是整体厨房的总承包商,从厨房家具到抽油烟机、灶具、水盆、龙头、烤箱、冰箱、洗碗机,全部由橱柜公司提供,甚至连小饰品都一应配齐。而在国内,不要说电器,有时候连拉篮都是消费者自己购买。可能是消费者习惯不同,也可能中国人特别有精力,但也有橱柜公司配套不到位的问题。其实整体厨房的标准是建筑设计标准、厨房电气标准及橱柜标准的集成,几个标准要相互兼容,这需要国家牵头,各行业相互配合才行。但在橱柜行业内部,要实现系列化、标准化、规模化,首先要解决报价方法的问题。在国外,橱柜无一例外地采用单元柜报价,而在国内,以延米报价几乎成了市场通用的报价形式。其实这种报价方法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种报价存在不清晰性、含蓄性,容易被不良厂商钻空子;对于厂家来说,这种报价方式不利于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反过来,不标准化生产的产品不具备成套性、通用性和互换性,又降低了产品的寿命,使消费者蒙受损失。现在的市场情况是,小的厂家没办法实行标准化生产、标准化报价;大的厂家想实行标准化生产和标准化报价,却胳膊扭不过市场。这也说明我国的橱柜行业远未成熟。
在个性化问题上,有的消费者经常把按自己要求的尺寸制作橱柜误解为个性化。其实在世界橱柜流派中,德国体系注重标准化和功能性,意大利体系注重设计风格。未来橱柜业将会分出注重标准性、功能性的品牌和注重设计风格的品牌,消费者可选择适合自己品味的橱柜公司,但不应过分强调尺寸。
方成明:这个问题与橱柜行业的成熟度密切相关,而它的解决则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不仅需要建筑设计规范与厨房家具、电气标准的协调,也需要对消费者进行消费意识上的引导。
当前橱柜市场诸侯纷争,其中不乏混水摸鱼者,不规范的市场操作屡见不鲜。比如,某些橱柜企业在展厅布置与样品陈列上费尽心机,其橱柜样品光鲜照人,但在为客户制作、安装橱柜的过程中却偷梁换柱、层层加价。在消费者对橱柜这一新兴产品缺少了解的情况下,这类企业瓜分了橱柜消费市场中一定的份额,并且在相当程度上起着误导消费者的作用。作为正规企业,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潘孝贞:若要使品牌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即便身处于一个不够完善的环境中,也应着眼于长远利益。正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致力于提高产品品质,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提高品牌美誉度,并引导正确的消费观念,以此让消费者认同品牌。橱柜行业内应积极成立行业协会,在完善规范协会会员的同时,还应向消费者讲解行业内规范及产品常识。
杨少扬:一个想做品牌的企业在展品上做手脚,无异于自取天亡。随着行业规则的完善,曝光机制的建立,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意识的成熟,这种偷梁换柱的手法很快会被识破。品牌橱柜公司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建立一套自己的产品识别系统,以防止有人用你的品牌和展品展示给消费者,然后土法生产一些低劣的产品来偷梁换柱。
孔飞:作为正处于发展时期的一个行业,难免存在不如人意之处,不过从长远看来,不规范行为的运作空间将会越来越小。当然,这需要行业规则的健全以及对消费者的正确引导。橱柜是服务性非常强的产品,我们希望消费者在购买橱柜之前要多进行比较,多了解行情,并注意厂家的服务是否有保障,不要只是贪图便宜。
潘孝贞:可以肯定的是,我国橱柜行业的前景一片光明。随着正规企业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整个行业将面临着新一轮的“洗牌”,小、弱橱柜企业将在“洗牌”中退出市场,整个行业将会更健康、更茁壮地成长。国产品牌会不断缩小与“洋品牌”之间的差距,甚至发展成为世界知名品牌。届时,橱柜产品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也源源不断地出口国外,“Made in China”将随着橱柜走向世界。
何朝富:中国的橱柜大概还有10年的发展空间,在这之后,有可能逐渐处于饱和状态,大的品牌、有实力的还可以继续往下走。小的品牌有可能关门,或者被吞并。
杨少扬: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空前火爆,同时,国家建设部正在对住宅制定新的标准,其中厨卫体系作为住宅的六大体系之一,被提到相当重要的高度。作为厨卫体系最主要部分的整体厨房业将会高速发展。我认为,今后,橱柜业的发展将体现出如下特征:
2、橱柜企业将逐渐注重设计风格,将分出意大利风格、德国风格、丹麦风格,甚至中国风格的品牌。
方成明:我国橱柜行业处于升温期,但目前消费市场还不够成熟,消费者容易产生感性购买行为,这一状况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今后,橱柜业的发展势态将呈如下特点:
1、橱柜、厨电、厨卫与建筑装修多方融合,设计能力、产品质量更贴近消费者。
5、橱柜的设计更加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精神,令橱柜使用者深切感受到安全、快捷、方便、舒适。
6、橱柜将充分体现西方厨卫文化与中国饮食文化相融合的特征,也将体现中国不同地区生活方式、主人个人审美情趣及个性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