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_傲世皇朝平台_注册登陆
首页_傲世皇朝平台_注册登陆
首页。新城平台。首页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4-03-06 21:24    文字:【】【】【
摘要:首页。新城平台。首页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很荣幸也有这个机会利用今天这样一个场合向大家汇报一下中国制造2025,刚才吴司长把中国医药发展的十二五总结和

  首页。新城平台。首页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很荣幸也有这个机会利用今天这样一个场合向大家汇报一下中国制造2025,刚才吴司长把中国医药发展的十二五总结和十三五规划的设想,以及医药强国梦未来的走向给大家做了非常好的解读,在这里就整个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问题给大家做一个汇报。

  大家都知道,谈到中国当前的制造业发展,有两个词,一是制造大国,我们现在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现在我们在全球制造业规模总量的20%,超过了美国,在联合国所统计的500多种工业产品当中,中国有200多种工业产品的总量居首位,中国拥有传统制造业最完整的体系,几乎每个行业在中国都可以找到它的身影,都可以找到它的体量。但中国制造业还有一个很明显的词汇就是大而不强,包括我们的医药工业,所以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中国制造2025就进一步地明确未来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就是要从过去追求规模大,走向未来追求质量高、效益高,所以未来的中国制造业吹响了制造业由大变强新的号角,制造业的发展也将走向从大到强新的历史征程。

  我从三方面给大家做一个汇报:一是面临的形势与挑战。二是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五大战略重点。三是政策以及实施机制。

  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我们的制造业正在面临严峻的双向挤压挑战,刚才吴司长在报告中已经提到,我们的制造业现在既面临着发达国家在高端领域里面的封堵,又面临着其它新兴经济体在中低端领域里的分流。金融危机以后,发达国家都在纷纷制定再工业化战略,比如美国制定了国家制造业创新战略,奥巴马总统动用总统特别基金设立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德国提出工业4.0,英国提出英国制造2050,法国提出新工业法国计划,包括日本、韩国这些传统的发达经济体都在提出制造业的战略,美国波士顿咨询机构做了一个分析,它认为综合考虑劳动力成本,劳动生产效率、汇率成本、物流成本和能源成本,现在美国制造业的综合成本竞争力跟中国相比,只有4个百分点的差距,这是2014年的情况,按照周围目前的要素成本变化的趋势,到2018年中国制造将比美国制造更加贵,或者美国制造比我们更有优势,这是一个咨询机构的分析结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球制造业一种新的变化。在发达经济体之外,周边的新兴经济体在加快在中低端领域对我们的残食,比如印度制造、越南制造等等,大家注意去商场里面买衣服、买鞋、箱包、电子电器设备,你们注意一下它的产地,现在很多原产地不再是中国,包括前段时间,美国咨询机构调研以后发现原来美国的圣诞节基本上是中国武装起来的,但现在的小朋友发现不再是这样,里面掺杂了越来越多其他国家的元素,所以我们的制造业正在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双向挤压。有人形象地把中国制造业比作夹心饼中的夹心层。

  工业4.0引发制造业全方位变革。大家知道我们热议的工业4.0,德国人把过去的工业发展划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应用,从过去的手力劳动走向了机械化的变革。第二个阶段是电气化,电力的应用,大规模的生产变得更加流行。第三个阶段是自动化时代,未来的工业4.0,我们将进入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和机器自组织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也就是智能化变革。

  工业4.0与工业3.0有什么不同,有几个关健词,第一是感知,未来的感知里面对工业生产系统每个环节的深度感知。第二是连接。万物人实时高效互联。第三是数据,随着我们感知能力的逐渐增强,随着网络联通能力的逐渐增强,未来我们获取数据的能力也在大幅度增强。有人形象地说是指数化的增长,我们一年产生的数据量已经相当于我们过去几个时代产生的数据量的综合。第四是集成,基于CPS系统的综合集成。第五是定制,未来的生产将会由现在的产品经济走向未来以用户为核心的体验经济。所以我们未来的工业化生产必须要满足用户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包括我们的药,未来的药可能不再像现在的普适性的药,比如基因药物等等。

  在工业化4.0时代具体有几方面的变化:从生产工具角度,我们的生产由自动化生产走向智能化生产,未来出现越来越多的智能化工厂,比如智能机器人,它对自动化的机器人是不一样的,未来智能化的机器人带有感知系统、视觉、触觉等等感知系统,跟人友好地协同工作,不再像一个机器一样放在里面跟你是分离的。

  现在我们的产品以产品为中心,我开发产品投向市场,用户来选择,未来的生产是以用户为中心,一切的生产都是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我的生产流程将会从现在的串联生产流程,走向以用去为中心的协同并联流程。

  从制造业技术来看,制造业技术的广度和深度都将得到极大的拓展。从广度来说,3D打印、激光加工、超声加工、仿生加工等新的加工手段,制造工业加快发展,不断丰富制造的内涵。我们在清华大学参加清华大学创客日活动,大家正在做3D打印,打印什么,尽管它可能离现实的应用还有很多距离,但是他们在搞3D打印细胞、3D打印器官,未来新的技术将会使我们的制造能力变得更加强大。从制造业的深度来看,制造技术进一步向极限拓展,极大、极小、极精制造将会越来越广泛地出现,比如纳米尺度的超精密加工,比如石墨烯,新加工手段的出现,将会使未来制造业的空间极大地提高。

  业态跨界融合、开放协同。跨界融合,原有的技术边界、产品边界、企业边界、产业边界被打破,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如材料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形成的集成计算材料工程,过去我们搞一款材料从头到尾弄出来,一直到最后的批次,稳定性的生产工艺做出来要10年时间,要做很多批次实物材料的制备和测试,但未来所有的工作都可以在计算机仿真环境下做。过去我们造,我们造出来把它炸一颗测试它,未来所有的这些东西都可以在计算机仿真环节里面来解决,我们的医学未来也会走向这样,未来分子结构设计,很多领域性能的测试都可以在计算机仿真环节里面解决,从而大幅度提高它的开发效率。

  业态来说走向开放协同,制造业技术体系日趋复杂,过去那种一切答案尽出于我的的单打独斗式的创新模式已越来越力不从心,竞争将更多在产业生态体系、产业链条层面展开,开放协同、合作共赢的创新模式将成为戳六。

  当前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正在全方位、全流程、全环节地深刻变革制造业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全球制造业将跨入工业4.0时代,新科技变革为我们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遇,但也让缺少技术积累的中国制造业面临更复杂、更严峻的挑战,必须强化创新驱动,加强重点领域前站不具合创新突破,在新一轮变革当中掌握主动权。

  新常态下制造业发展面临新挑战。制造业能力与四化同步发展、消费结构升级的新需求不相适应,创新供给来创造需求的能力不足,不是产能不足,而是中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不足,大家到德国去买锅,免费店里面排的长长的队伍在买锅,到日本去买家用电器,买马桶,这些中国人都能做,但是满足不了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对用户体验的升级需求,所以我们面临的新制造业的能力不足,这也是国家要在供给侧加强革命,以前我们是刺激需求,但刺激完需求在国外变现,我们在国外消费是1万亿人民币,中国占了全球的31%是在全球奢侈品市场,中国有庞大的消费能力,如何把这些消费能力让中国的制造业来满足,我们面临的能力升级的迫切需求。

  制造业企业利润率大幅下降,企业发展制造业的信心不足,意愿不足、能力不足。

  制造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未能有效转换,传统行业快回落,新兴产业规模尚小,动力转换青黄不接街问题进一步凸显。尤其是中国制造业要走创新驱动,但从很多专家的分析来看,全要素生产力,衡量创新力对经济增长贡献的重要指标,近几年是下行的,未来我们走创新驱动的路面临很多严峻的实际挑战。

  面对制造业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粗放发展模式已走到尽头,迫切要求制造业提质增效、优化升级,新常态的核心是变革,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迭代更新,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关键是要用于打破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尤其是破除旧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加快建立以创新、质量、品牌、服务等为核心的新发展理念、发展路径和竞争优势。

  中国制造2025里面,我们提出来,大家有可能看过文本,也有可能没有仔细读过。在这里面,我们把中国制造2025文本核心的内容梳理成了一个鱼骨图,我们确定了一个战略目标就是建设制造强国,围绕这个目标确定了未来发展的主线,就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我们为什么将它作为主线,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是工业4.0,无论是德国提出的工业4.0,还是美国搞的互联网,本质上都在强调未来的关键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带来的一系列变革性的创新。为了推动强国的建设,我们推出了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围绕这五个基本方针,我们提出要实施九个重大任务,提出十大领域,提出五大工程,包括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工业强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高端装备工程,八项政策。

  在我们所确定的一系列任务和工程里面,有五个方面的重点值得我们去关注,也是我们未来推进实施的着力点。

  创新驱动已经成为我国的战略,十三五建议里面已经明确提出要把创新驱动放在关键位置,是我们的核心动力,尤其是制造业,从全球创新投入与产出来看,制造业是主战场,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的创新链里面存在一个瓶颈环节或者是短板,就是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整个创新链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以及产品创新,现在我们存在着一个比较情况是基础研究在学术圈里打圈,论文、评奖不断,而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有专家统计只有10%,大量的科研成果是在学术圈里面以论文、评奖这种形式在体现,没有转化到生产系统中。而企业创新又面临着知识来源短缺,同时随着未来制造业技术体系越来越复杂,单靠一个企业来搞全流程的技术创新越来越不可能,在这个环节当中我们研究认为,要建立一批国家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它来把行业里面相关的力量,包括高校的、科研院所的、企业的这些创新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通过这样一种资源整合来面向行业里面的关键共性技术进行集中突破。把这些技术形成的成本向企业进行转移和转化,为企业在这些共建技术的基础上面向终端市场进行产品创新。

  我们在2025年里面提出来要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要搞这样一个工程。这个创新中心的定位是由高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所组成的非盈利性、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创新联合体,它有三大功能:面向行业共性需求,开展竞争前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试验验证,降低企业创新风险。通过开放、共享和辐射,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培养多层次人才。按照我们的预计,希望在2020年形成15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包括10个重点领域,也包括一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所紧迫需求的一些行业与领域。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将来要依托这些制造业创新中心来形成国家的制造业创新网络。通过这个网络来加速我们基础研究向产品创新的转化,来加速企业的创新步伐,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外部性支撑。

  智能制造有三个维度的创新:第一是终端产品创新。这里面要通过在产品当中融入更多的信息技术要素,使传统的机械化产品向数控一代和智能一代发展。第二是生产技术创新,使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制造发展。第三是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促进规模定制化生产方式的发展,现在我们是大规模标准化、定量化生产,未来我们是大规模定制化、个性生产。

  实施重点有四方面:一是要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及产品。二是要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和智能化车间。三是深化互联网+应用。四是建设互联网基础设施。

  1、智能装备和产品,比如智能制造装备、智能终端、智能可穿戴设备,比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汽车、智能家用、应用电子,应用电子包括汽车电子、能源电子、医疗电子等等这样一些重要的应用电子方向。

  未来的智能化产品还有什么趋势,未来的智能产品特征是从机械为核心走向软件为核心,比如智能化汽车,现在我们的汽车核心技术是发动机、变速器,这是我们长期没有解决的。核心企业是奔驰、宝马这样一些国外企业,在未来的智能化领域里面汽车的核心技术是什么?是电池、电机、电控、操作系统和车联网,代表性企业是特斯拉、苹果、谷歌,包括BAT,他们都在搞智能化汽车,百度的智能化汽车这几天将路试。

  智能产品:构建新的产业生态,终端+APP+云,我们最近看了一款智能马桶,马桶怎么智能化,它跟马桶跟健康产业进行有机关联,在马桶里面加装医学传感器,实现在家里面进行尿检和便检,帮你在家里面实现这个过程,你便完了以后事实实时提取你的数据,把这些数据通过手机APP传到云端、服务端,由服务端把分析结果再发到你手机上,几分钟时间可以全程在家里面完成这个过程。依托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我们正在进入以智能为特征的新硬件时代,智能产品将极大的延伸制造业企业的价值链,以智能产品为入口,以互联网为平台,将为制造企业延伸拓展高价值服务提供广阔空间,这将改变制造企业自身的属性和价值形态。比如我刚才讲的马桶,马桶生产企业把马桶作为它的一个端口、入口,通过这样一个新的变化,未来制造业的形态、变化都将发生重要的变革。在这里面推动智能制造,我们确定了三大智能制造床被,包括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还有就是传感器,包括光敏、磁敏、气敏力敏四大类传感器。

  2、建设智能工厂和智能化车间,把工厂里面的各种信息化系统有机地集成起来,比如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企业资源计划、制造执行系统、数据采集及监视系统、智能仓库企业,也有医药企业在做这样的智能系统,加装数据采集系统,实时监测生产流程中的监测数据,未来的质量安全怎么保证,不像我们现在做检验检测,而是参数放行,通过参数放行,通过整个生产流程满足一系列的参数要求来达到产品质量的保证。

  智能生产系统把它划分成四个层次:第一是感知层,在生产线上广泛产生RFID等高精度、高可靠传感器,前两天我们去海尔调研,海尔的生产线万个传感器,它把每个加工设备的工艺参数实时进行监控。第二是通信层,得到的数据要能够进行实时的连接和传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工业互联网,要进行高可靠、低时延工业互联网。第三是决策层,感知来的数据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进行决策和分析。第四层是执行层,通过MES、工业机器人等自动化执行,智能生产系统就是一个个循环构成的闭环,感知通信、决策、执行的过程,跟人体大脑的执行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

  在未来的生产过程中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资料,企业对数据的重视往往不够,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设备、设备数据、能源数据、质量数据、用户数据,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加速普及,我们越来越有足够的能力来获取这些数据,并且从数据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规律和需要的知识。

  3、制造业+互联网,现在我们都在谈互联网+,但从我们的认识上,作为传统制造业要+互联网,+互联网,我们加什么,设计+互联网,会带来传统内部设计走向众包和众创。制造+互联网:集中制造变为分布式协同制造。管理+互联网:可曾企业变为虚拟企业、平台企业。营销+互联网:实体门店变为电子商务、O2O,服务+互联网、融资+互联网等等这些都可以与互联网更紧密地结合,我个人认为互联网未来更大的蓝海在制造业,对制造业效率的提升将是一个极有力的工具,也是制造业发展的一个新平台。比如海尔搞了一个众创会,什么是众创会,过去的海尔搞的产品研发创新都是企业内部的,企业自己养了一批研发队伍,现在的海尔不是,它搞了一个HOPE系统,所有的公众都可以登录到海尔的HOPE系统里面去注册,你提交你的设计需求,提交设计方案,海尔通过选择,确定一个好的方案,来实现,所形成的利益跟设计师分享,所以他的设计师队伍就是总理说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互联网平台发挥全社会公众的力量来进行设计。

  4、打造工业互联网的基础设施。这是我们未来实现智能制造的底层建筑、基础环节。

  在推进智能制造方面,我们还有一些基本策略:第一,要注重实效,我们推进智能制造不仅要关注高大上智能化产品的创新,还要关注通过智能化的制造来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刚才吴司长也说了,升级存量,存量怎么升级,工作工业4.0,通过智能化的生产质量,提高传统行业的生产效率、质量水平。第二,要标准先行。第三是,坚持自主可控。所以我们在智能制造方面要培育一批集成的解决方案供应商,这在医药行业也有很多企业可以往这方面转化,通过自身的企业信息化形成的解决方案,可以把这些解决方案向全行业推广,浙江就在做这件事情,它专门扶持一批企业,这些企业给全行业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在全行业进行推广。

  强化工业基础能力,现在基础能力是我们当前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制约瓶颈,这里面制约瓶颈很多,比如集成电路,一年要进口2300多亿美金,成为最大单项进口产品。中国高铁很先进,但高铁的螺母要进口,高铁的轴承要进口。工程机械领域,世界十强中中国企业有5家,但都卡在高端液压元件上。圆珠笔一年生产380亿支,但是圆珠笔的钢珠我们做不了,做钢珠的设备我们也做不了,所以总理已经两次提出这个问题,中国的圆珠笔为什么做不了核心的部件,这就是为什么一笔圆珠笔只卖几毛钱,到国外可以上几美元。发展民用飞机等等,我们面临着太多的瓶颈环节和制约。

  当前我们确定了制造业的强基,要重点发展四基。一,关键基础材料。二,先进基础工艺,包括精密成型与加工、热处理等。三,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包括齿轮、轴承、液压件、电机、传感器。四是产业技术基础,包括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这些东西都是当前制造业发展亟待突破的瓶颈和短板。

  在突破基础能力当中,有两个环节值得我们去关注、强化:首先,要强化工程试验和数据的积累。过去我们的制造业在工程试验方面,在数据积累方面长期偏弱,很多试验只是为了满足最终的检验检测,没有把试验验证作为完善产品质量,提高产品质量长期持续有效的过程,围绕这方面,国家也将建设一批国家工程数据中心,希望通过这些数据的收集为我们企业进行产品开发提供有力的支撑。其次,要强化持续质量改进,小步快跑,持续迭代,不是我们一下子就搞一个大创新,我们可以搞小步快跑、持续迭代的创新,这在我们过去也认识不多。所以在2025年里面我们提出来要实现工业强基工程,开展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培育一批小巨人企业。

  四,着力推动高端装备创新。高端装备是未来竞争制高点,它是先进技术、材料、工艺等领域的综合集成,生产工具先进性和制造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知识技术密集和高附加值,总理一直在强调,要把装备作为制造业创新的主战场。作为我们的行业部门,我们说要要中国制造的高端装备来装备中国和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品质。我们去企业调研,都说我们的东西是从德国、瑞士等等进口的,到2025年我们的企业里面,大家去调研、考察的时候,企业家依然跟我们说,这条生产线很先进,德国进口的,说明中国制造这十年的发展目前达到我们的目标,也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制造强国。

  重点发展领域,我们说十大领域有七个是高端装备,其他三个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和医药,其中也有很多高端装备。在发展高端准备方面,我们有三个化是未来装备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1、要走装备智能化路线,包括医疗设备。里面有几个内容,一是在装备当中增加越来越多的传感,扩大各类嵌入式传感器或者医疗电子在装备当中的应用,对装备的运行参数、运行状态、运行故障等实时动态感知,比如宝马汽车传感器600多个,GE搞医疗,也搞燃气轮机,在里面加装了600个传感器。二是+控制,以机械为核心走向软件为核心,现在很多产品里面已经拥有了操作系统,已经可以加装应用软件。比如现在的智能家电,现在智能家电国内新推出的基本都是谷歌的操作系统。三是要+网络,实现装备的互联网连接。四是要增加服务,提升装备使用体验,基于装备增强服务。

  2、装备模块化,模块化是实现定型华定制的重要基础,现在行业的很多制造商都在往模块化方向努力,比如大众正在开发模块化汽车,未来的汽车是按模块来组装,谷歌在搞模块化手机,未来的模块化将成为集成系统制造商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

  3、装备绿色化。面向生态设计,提高能源效率。使用轻量化材料,使用精密成型,推行绿色包装,发展再制造。中国的再制造还属于起步阶段,在国外,我们当时做过统计,美国一年再制造在医疗设备里面的再制造市场高达一千亿美金,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

  现在很多的制造业企业都在或多或少提供附加服务,提供增值服务,过去我们是7×24小时报修服务,现在服务形式越来越多,比如陕鼓对每个销售的鼓风机,每3秒刷新一次鼓风机的运行参数,为他的终端客户提供预警预测服务,提供远程故障的维修服务。比如维材以原有价格25%的价格回收回来,通过再制造,把它变成新的柴油机,再卖给原来的客户,以市场价75%的价格再卖给原来的用户。原有的用户只用50%的成本就可以买到一个新的柴油机产品,比如青岛红领的极致化服务,一个星期就可以完成全套生产流程。比如通用电器,过去它是卖航空发动机的,现在它不再卖发动机了,它卖航空发动机的使用小时,因为客户的目的是让飞机在天上飞,所以并不是需要发动机本身,所以它改变了它的服务模式,变成卖发动机的服务小时,每飞行一个小时,就交给我一个小时的费用,制造业的形态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当前高价值环节从制造环节项服务环节转变,尤其是随着智能制造广泛应用,制造环节的差异性将逐步减少,通过服务获取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已经成为企业的关键战略。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本质是企业价值链的拓展和提升,企业从提供产品到提供产品服务组合,适应了制造业以产品为中心专项以用户为中心的变革需求。

  服务型制造已成为几乎所有优秀制造企业的基本特质,服务化转型正在演变成为跨国公司的共同战略和群体行为。

  产业政策,我们会推动结构性差异化的选择性产业政策,专项普惠性、功能性的竞争性产业政策,过去我们推动企业搞研发创新,很多时候是推动大家报科研项目,未来想更好地推动减免税收的方式。正面清单管理转向负面清单管理。通过市场化手段加速僵尸企业淘汰退出。过去我们对企业退出比较隐晦,现在来看有大量的僵尸企业,这些企业没有什么发展前景,主要靠各地方政府的输血维持生命,我们要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将它淘汰,退出市场,为好的企业匀出有限的资源。

  财税政策方面,通过政府采购支持培育早期市场。首台套政策,如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应用保险机制。支持制造业重点领域研发及产业化。支持产业公地建设,包括制造业创新中心,研发设计、试验验证、检验检测等这些条件,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减轻制造业企业税费负担,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推动的。鼓励PPP模式,吸引和翘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制造业。

  从金融政策来说,我们跟一行三会在加强合作。比如我们在推动企业融资方面,我们准备鼓励行业的龙头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过去我们说小企业金融融资有很多途径,有到银行融资,有上市融资,我们考虑作为行业里面的龙头企业围绕着它上下游的中小企业,由它来提供信贷融资服务,也是一个好的方向,它对企业发展的情况更加熟悉,通过它来发展供应链金融,也是支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方式。

  重要抓手:比如工业转型升级资金、企业技术改造资金、智能制造专项、科技周大专项及相关重点研发计划,产业投资基金。

  从组织上来看,国家为了推动中国智能2025年的实施,我们成立了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马凯副总理任组长,国务院23个部门组成,统筹协同制造强国战略实施,审议重大规划、政策、项目和工业安排,领导瑶族办公室设在工信部。成立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中国制造2025实施的重要决策咨询机构,由45名专家组成等。

  除此之外我们还制订了“1+X”体系,这个X我们目前确定了11项目前,其中包括5个重大工程的实施方案,包括制造业创新中心、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5个重大工程的实施方案,在年底之前要完成。3个战略性领域的专项规划,包括信息产业、新材料和医药。3个支撑性专项规划或行动计划,包括制造业产品质量提升、制造业人才发展、服务型制造,按照我们的进度,5个重大工程是年底完成,其他的规划是在明年一季度完成制度和发布。

  同时,从区域层面和行业层面,我们也正在研究建立重大产业工程布局协同机制。从行业层面,梳理重点行业领域产业链条,进一步明确瓶颈和短板,聚焦资源、分批集中突破,解决一批长期卡脖子的关键问题,区域层面,理清各区域主要资源禀赋、产业链条优势、重大项目布局等,引导区域之间差异化错位发展。建立重大产业工程布局部省联动工作机制。

  为了强化决策支撑,我们正在做制造强国产业基础大数据平台,我们将会会同国家有关部门,有关行业协会,有关地方和社会机构,通过多元数据的整合来建设一个基础大数据平台,基于这个大数据平台,将来会发布多角度、多层次产业全景地图,为企业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决策、研发、市场化开发提供有利的数据支撑。同时我们还将推动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的建设,在城市层面上面推动2025的实施。

友情链接: